經(jīng)濟觀察網(wǎng) 文博時空/文 宋燕/文 陳仲陶做飯有個怪癖:開始做飯之前,他會把需要用到的工具、食材全部準備好,按順序擺放整齊,然后開始煎炒烹炸等正式程序。菜做好后,他會把用完的工具清洗干凈,一樣一樣收起來,把廚房恢復成沒有使用的狀態(tài),才開始吃飯。
類似的“怪癖”還有,記得住家里每一樣東西所在的位置;洗完一種菜,馬上把盆和水池都清理干凈再洗下一種……
如果你讀過他寫的工作筆記,你就會知道這種“強迫癥”一樣的習慣來源于何處——在一篇修復瓷器的工作筆記中,他這樣描述他的一段工作過程:“可以從底部開始,也可以從頂部開始,在每塊碎片上記上標記……找出所有的碎片,并將它們依據(jù)一定的順序暫時合攏,記住它們的先后次序不能顛倒,直到全部試著組合成一個整體,再小心地將它們分解開,等待粘接。目的是在正式粘接前做到心中有數(shù)”。
陳仲陶是一名文物修復師。從國家博物館退休十幾年的他,依然是國博的終身研究館員,也依然在從事著文物修復,特別是青銅器修復的手藝活。這份手藝不僅是他的工作,也是他的愛好,和他榮耀的來源。
(陳仲陶在修復中)
“撞”到自己的一生所愛
很難說是這份工作成就了陳仲陶,還是他成就了這份工作。 46 年前,返城知青陳仲陶被分到還叫做“革命歷史博物館”的國博工作時,跟文物修復毫不相關,他在后勤部門負責食堂的一些事務。一天下午他在單位溜達,一個房間里幾個人正在做的事情吸引了他——他們在敲打銅器,為變形的青銅文物做矯形,修補破損的部位。陳仲陶在旁邊看入了迷,他覺得這活他能干,而且,他喜歡干。
陳仲陶就這樣申請轉崗到了文物修復室,“不小心”選到了自己的一生所愛。這是中國京派青銅器修復匠人“古銅張派”的三個傳人——張?zhí)m惠、高英、楊政田曾牽頭的科室,陳仲陶調入時,三名老手藝人都已退休,但還偶爾回來帶帶徒弟、講講課。很多年后陳仲陶回憶跟他們的接觸時說:“高英的文化水平很高,能把他的經(jīng)驗總結成理論再反過來為實踐服務。也有的師傅不善于講,但很能干,我們可以通過看他干活學到東西?!?/p>
陳仲陶最初證明他的能力,靠的是“坐得住”,他能長時間坐在文物前從事枯燥重復的工作,一點都不覺得無聊,這一點讓同事們覺得“這個人是這塊料”。因為時間上沒和老師傅們碰上,他的手藝其實是跟著師兄弟們學出來的?;A技能學會后,剩下的就靠自己悟。歷史博物館的活很多,當時干的最多的主要是文物的復制工作,因此會有很多青銅器復制的需求,這讓陳仲陶快速地實踐了各種器物的結構、材質特性和制作方法,為修復文物打下了基本功。
(陳仲陶在工作中)
工作 40 年,陳仲陶已經(jīng)記不起他做過的大多數(shù)作品,但他始終記得他的第一個。那是復制一件漢代“銅兔水盂”文物,是一件中國古代研墨時向硯臺內注水的文房用具。經(jīng)過翻模、鑄造出成品后,嘴上有一個插銷,與插銷連接的青銅鏈子的部分只能手工制作。他用銅絲彎成一圈一圈套在一起,復制出了一模一樣的鏈子,再上顏色、做舊,直至最終完成整器,心中的成就感讓他至今記憶猶新。當時他從事這一行剛剛幾個月,這件作品的完成,證明他真正邁進了門檻。
(陳仲陶修復過的漢代銅兔水盂)
讓他至今遺憾的是,這件對他來說意義非凡的工作,限于時代條件,沒有留下任何影像記錄,那些畫面永遠只能在他的記憶里呈現(xiàn),無論怎樣描述,他人終歸是無法體驗到那份快感。
文物修復的背后是“格物致知”
能不能成為一個好的文物修復師,一項非常重要的決定因素,就是耐心,這不僅僅是一句“坐得住”能形容,在它的背后,還有一種“格物致知”的追求。
2005 年,陳仲陶接到一個任務,為一件漢代玉枕做修復。拿到手里的是裝在一個囊匣中的 17 個紙包,打開紙包,里邊是一組一組的破碎玉片,加起來一共是 76 片。雖然知道這是玉枕,但這個玉枕應該是什么形制,這些碎片分別是哪些部分,無從知曉。
陳仲陶對著 76 片玉片觀察了很久,又去翻閱了歷史檔案,摸索它們的規(guī)律。經(jīng)過長時間的研究與反復拼對,他發(fā)現(xiàn),這應該是兩個規(guī)格不同的玉枕混在了一起,兩個玉枕都不完整,都缺損了一些部分。其中一個玉枕缺損較多,一個較少。他把缺損較多的那個玉枕的碎片清點出來歸還庫房保存,把剩下的試拼成了一個鏤空的玉枕。這個玉枕結構奇特,由兩側和中間的 3 塊六邊形擋板及與他們交接的七組不同規(guī)格的玉片組成,每一組兩片,每兩片的一端都要磨掉一半厚度,形成臺階形搭接,然后落在中間的擋板上,組合成一個穩(wěn)固的結構,其設計非常精巧。
當確定好了玉枕的結構,上面的圖案也就完整起來,小小的玉枕上繪制了東王公、西王母神話故事,還有馬拉的軒車疾馳在云氣之中,青龍玄武、朱雀白虎相對,背面還有蛟龍與騎士相斗。由于年代久遠,畫面已模糊不清,如果不是把結構拼好,很難辨認它原本的樣子。如果不是對漢代美術有足夠的了解,更難想象缺損部分的細節(jié)應該包含什么。
確認好形狀后,先要補配缺失的碎片。除了要翻模制作出形狀外,還要根據(jù)文獻記載和拿相對應的玉片做參照物進行繪畫,繪制出缺失的圖案。同時翻模、清洗、粘接過程中,還要時時刻刻留意,避免損害玉片上本已模糊的圖案色彩。全部玉片修復、復制完成后,還要找合適的材料,按照玉片上存留的孔洞,制作竹制的銷釘,用來固定玉片與六邊形擋板之間的連接點,使其結構更加穩(wěn)定。
?
這件玉枕的修復工作,前前后后花了陳仲陶兩個多月時間,其中光是查資料、試拼接、搞清楚它原本的結構,就用去了一個多星期。最終完成的這件文物,不僅加入了國博《古代中國》基本陳列展中,還在國博110年文物保護成果展“片羽重輝”中,作為經(jīng)典案例做了展示。
文物復制是了解古人技藝的過程
在職業(yè)生涯中,陳仲陶修復和復制過很多“重器”,而最“重”的一個,毫無疑問是后母戊鼎——陳仲陶至今仍堅持稱它為“司母戊鼎”,一方面,是“司”是“后”尚存爭議,另一方面,叫了那么多年的司母戊鼎,他改不過來,也不愿意改。
這次復制任務是 2000 年接到的,為此國博專門成立了一個小組來進行。原本制作、澆鑄低溫合金的器物都可以在館內完成,然而澆筑司母戊鼎這樣大的器物,自己的車間就力不從心了,因此翻模等工作在館內完成,出蠟型、掛砂、鑄造等環(huán)節(jié)是在其他工廠進行的。
如此重要的工程,按說參與的人該對自己的“戲份”津津樂道,但陳仲陶說起這件事,總是在感慨先民的智慧。
(陳仲陶在司母戊鼎旁)
司母戊鼎如今重 830 多公斤,由于青銅器在長年深埋地下的過程中,會發(fā)生銹蝕、礦化等變化,金屬成分逐步變少,因此可知在它剛被鑄造出來的時候,用銅量應該超過了 1000 公斤,也就是一噸多重。復制的過程,陳仲陶他們是將器物分為內側、外側、兩個耳朵、四條腿分別翻制,分別鑄造的,而根據(jù)國博研究人員的檢測分析研究,司母戊定在 3000 多年前,除了”耳朵”,主體是一次成型的,也就是說,在用“范鑄法”的當年,先民們要把所有的器型、紋飾都設計好、描繪好,用陶泥做成范塊,經(jīng)過焙燒、合范形成中空的腔體,“大頭朝下”埋入地下,然后,一次性地,將一千多公斤燒紅的銅水一次性注入空腔形成器型——在有了新科技與新材料的今天,這都很難做到, 3000 年前的古人,到底是如何完成這一切的?每次說到這一點,陳仲陶都感慨不已。
還有,司母戊鼎有兩個“耳朵”,其中一個曾在 50 年代修復過, 2000 年后,國博的科研人員對司母戊鼎進行了科學分析檢測,又對司母戊鼎的復制,陳仲陶他們發(fā)現(xiàn),這個“耳朵”的鑄造極其智慧。它雖然是單獨澆筑的,但在澆筑器身時,就已經(jīng)為耳朵的鑄接預留了澆道:內側的口沿部分,口沿下面的孔洞、孔洞外側的獸頭部分,這些全是事先預留的澆道,再將耳朵的范土掏空也形成澆道,從耳朵下面的孔洞將銅水澆筑下去,耳朵與器身結為一體,仿佛整個都是一次鑄成的一樣——如果不是因為這個機緣,今天的人都不會發(fā)現(xiàn)它們和器身不是一體的。
為這樣的事情,陳仲陶總是很慶幸自己從事了文物修復這份工作,因為這份工作,他才有機會看到一般人看不到的這些東西,才有機會了解到古人曾有過的燦爛與智慧。
司母戊鼎澆鑄前焙燒好的模殼
澆鑄前將模殼埋入地坑中以免澆銅水時過分膨脹
澆銅水
親歷行業(yè)里的“時代劇變”
陳仲陶寫過不少工作筆記,記錄和傳授自己在文物修復方面的經(jīng)驗。在這些筆記中,他常常會強調幾點,第一是傳統(tǒng)基礎性工作的重要性,第二就是修舊如舊的原則,要“遠看差不多,近看有區(qū)別”,或“外邊渾然一體,里邊留痕跡”以及 “不以人的主觀意志或審美為緣由,對文物進行任意的改變外觀的加減運動”。很多年輕人會對后兩點不以為意——這還用說嗎?這不是人人都知道嗎?殊不知,你以為的“人人都知道”,正是在陳仲陶這一代才形成的共識。
中國的青銅器修復,起源于清末民初的“古董熱”,四大修復門派——蘇派、京派、西安派、濰坊派,都曾是為古董店服務的,早年京派的好幾個傳人都在琉璃廠開作坊,幫助古董商修理乃至造假古董。直到新中國成立,老匠人們才被分別聘到博物館、文物機構,修復和復制文物。陳仲陶回憶起自己的師傅們,曾感嘆說,他們的手藝“真是完美,就是逼真,那時候講究逼真到看不出來才是最好”,做出的東西越是天衣無縫,越體現(xiàn)出修復師手藝的精湛,而天衣無縫自然也成為每一個修復師的追求。
1982 年,《威尼斯憲章》由清華大學教授陳志華介紹到中國?!稇椪隆氛J為,古建筑的價值不僅在于其初建時的價值,還取決于它在歷史變遷中的添加、去除的東西——去除和添加的東西都是歷史的痕跡,有的改動可能都是一種價值的體現(xiàn)。對于文物缺失部分的修補必須與整體保持和諧,又與原作有所區(qū)別。 1994 年由日本政府文化事務部與聯(lián)合國教科文組織、國際文化財產(chǎn)保護與修復研究中心及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共同舉辦的“與世界遺產(chǎn)公約相關的奈良真實性會議”擬定的《奈良真實性文件》要求,文物的保護與利用必須以文物的原真性和完整性為條件。 2005 年,《奈良真實性文件》引入我國,人們對于文物與遺址保護的認識逐漸發(fā)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。
經(jīng)歷了這種觀念變革的陳仲陶,自己的觀念也經(jīng)歷了好幾次變化。他現(xiàn)在常常思考“修到什么程度”這個問題,講解他的修復案例時,會花很多篇幅解釋這個器物的狀況,以及他為什么采取這樣那樣的方法。他喜歡把自己的工作比作文物醫(yī)生:“青銅文物醫(yī)生的責任就是懷著敬畏之心予以精心的呵護,用最小干預、可識別的理念、原則醫(yī)治好它的創(chuàng)傷使之延年益壽,并發(fā)掘保護好其身上具有的歷史文化信息的全部價值,將一件件包含著準確、完整歷史信息的文物流傳給子孫后代,這是歷史賦予我們的責任?!?/p>
傳統(tǒng)老手藝人的印記
但在陳仲陶身上,依然可以看到老一輩文物修復師的特點。比如對手藝的驕傲。他會給人展示他復制的文物與原文物比對的照片,讓人猜哪件是原件,哪件是復制品,當別人猜錯時,他有一種由衷的暗喜,那是對手藝的自豪。
幾年前他去山西旅游,在山西青銅博物館看到一件蟠螭紋鏤空鼎,他一下就認出那是自己上世紀 80 年代修復的器物,過了這么多年都沒有什么變化。當時修復時,一面的花紋缺損了一多半,除了翻制模具補配花紋外,為了對上缺損的花紋,他費了很多精力。古人鑄造那個鼎時,兩邊的紋飾不是完全對稱的,幾千年前的這一點不完美,讓后人婆費躊躇。站在自己這個作品旁邊,他很激動,他認為,他們從事的工作是“化腐朽為神奇”的事業(yè),那些包含著深刻文化內涵和精湛修復工藝的文物,如同畫家、雕塑家的作品一樣,也能成為這個行業(yè)的歷史見證,那精湛的保護修復工藝也會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(chǎn)被永久地傳承下去。
?
(陳仲陶修復過的山西青銅博物館的蟠螭紋鏤空鼎)
(陳仲陶修復過的兩件西夏六棱瓶前后對比)
“老一輩”特點還體現(xiàn)在他對青銅器鑒定的研究, 40 多年經(jīng)手這么多古物,并深入接觸到它們的結構、層次、質地,他可以一眼看出一件青銅器上面的銹是時間的痕跡,還是人工的模仿;一個器物是現(xiàn)代工具脫模而成的,還是古人鑄造的。
不過,很難說掌握這門技術是好事還是壞事。陳仲陶有朋友收藏了一屋子的青銅器,曾請他去家里鑒定,陳仲陶看完不知該如何反饋——說真話傷人,說假話傷自尊。猶豫很久他選擇了說真話,但是,這個朋友后來就不太來往了……
圖片 | 杜廣磊 陳仲陶
排版 | 黃思琦
設計 | 尹莉莎